企業名稱:濰坊優特檢測服務有限公司
地址:濰坊市北海路與民主街交叉口西北角 寒亭高新技術產業園6號樓三樓
公司運營電話:孫經理 139 0636 9770
業務咨詢電話:韓經理 135 8919 1666
郵箱: wfytjc2015@163.com
全文實錄 | 山東召開“十四五”時期生態環境保護重點任務和舉措新聞發布會
2021年2月26日上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侯翠榮介紹山東“十三五”時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情況,以及“十四五”時期山東生態環境保護重點任務和舉措,并回答記者提問。新聞發布會由省委宣傳部新聞二處副處長宋德印主持。省生態環境廳海洋生態環境處處長劉培學、土壤生態環境處處長莊榮盛參加新聞發布會并回答記者提問。中央駐魯新聞單位,省直及濟南市主要新聞單位的記者參加發布會。以下是新聞發布會全文實錄:
省委宣傳部新聞二處副處長宋德印:
新聞界的各位朋友,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上午好!
歡迎參加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
今天,我們召開展望“十四五”系列新聞發布會第7場,邀請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侯翠榮女士,海洋生態環境處處長劉培學先生,土壤生態環境處處長莊榮盛先生,發布“十四五”時期生態環境保護重點任務和舉措,并回答記者提問。
參加今天發布會的有中央駐魯新聞單位,省直及濟南市主要新聞單位的記者朋友。
首先,請侯翠榮副廳長介紹有關情況。
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 侯翠榮:
新聞界的各位朋友,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好!首先感謝各位對我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關心和支持,下面我簡要介紹一下我省“十三五”時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情況,以及“十四五”時期生態環境保護重點任務和舉措。
一、“十三五”時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情況
“十三五”期間,全省生態環境系統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工作力度持續加大,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美麗山東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一是“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九大約束性指標全部超額完成。其中,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較2015年下降37.0%,優良天數比例較2015年提高14.2個百分點,均為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水平;地表水國控斷面達到或好于Ⅲ類水體比例達到73.5%,優于“十三五”目標12.0個百分點,劣Ⅴ類水體全面消除,也是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水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學需氧量、氨氮四項主要污染物均完成國家下達我省“十三五”減排目標任務;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指標完成國家下達的任務。
二是污染防治攻堅戰目標任務高質量完成。藍天、碧水、凈土等八大標志性戰役取得決定性成效。重污染天數明顯減少;飲用水安全得到保障;16設區市城市建成區內的166個黑臭水體均已完成整治并通過省級“長制久清”評估,并在全國率先啟動縣(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治理;近岸海域水質穩步提升,水質優良面積比例達到91.5%;土壤和地下水環境質量總體穩定,污染初步得到有效管控;農業農村環境治理全面展開,累計完成13415個行政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能力大幅提升,2020年全省危險廢物經營單位利用處置能力達到2015年的3.9倍,醫療廢物處置能力滿足需求,實現醫療廢物及時安全處置。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顯著提升。生態環境保護水平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適應,山東的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環境更美好,老百姓的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增添了綠色底色和成色。
三是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明顯提升。成立省、市、縣三級生態環境委員會。出臺省直有關部門和中央駐魯單位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全面完成省以下生態環境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以黨內法規出臺《山東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實施辦法》,省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體系健全完善。灣長制體系全面建立,河長制、湖長制、林長制系統與生態環保工作深度融入。制定出臺了《山東省土壤污染防治條例》《山東省醫療廢物管理辦法》,建立了以大氣、水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為統領的地方環境標準體系。以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文件印發實施《山東省貫徹落實<關于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指導意見>的若干措施》,省政府與生態環境部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建統籌推進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與經濟高質量發展制度創新區、經濟綠色轉型示范區。全省共建成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縣9個、國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5個,“兩山”實踐創新基地數量居全國第二。
二、“十四五”時期生態環境保護重點任務和舉措
“十四五”時期,我省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精神,充分體現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要求,科學謀劃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到2025年,實現生態建設走在前列,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成效顯著,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生態系統穩定性明顯增強,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的目標。
一是堅持綠色低碳,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強化國土空間規劃和用途管控,落實生態保護、基本農田、城鎮開發等空間管控邊界。構建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加快推進“三線一單”(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落實落地,為綠色高質量發展劃框子、定規矩。實施新一輪“四減四增”行動計劃,加快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農業投入結構。發展綠色金融,支持綠色技術創新,大力推進清潔生產和生態工業園區建設,發展壯大環保產業,推進重點行業和領域綠色化改造。突出以降碳為源頭治理的“牛鼻子”,制定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實施降碳減污協同增效,牽引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和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深入踐行綠色生活、綠色消費理念,讓綠色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靚麗底色。
二是堅持綜合施策,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圍繞“提氣、降碳、強生態,治水、固土、防風險”,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縱深推進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強化多污染物協同控制和區域協同治理,加強細顆粒物和臭氧協同控制,統籌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和應對氣候變化,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強化河湖長制,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深入開展污染減排和人工濕地建設,打造美麗河湖。深入推進城鎮雨污分流改造,全面消除城市黑臭水體。持續開展“消劣行動”“凈灘行動”,積極打造“美麗海灣”。加強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源頭防控,做好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環境監管,嚴格農用地土壤分類管理,嚴格實施污染地塊建設用地準入,強化污染土地的風險管控與修復。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的監督指導,深入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積極推進農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體治理,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和美麗山東建設奠定基礎。
三是堅持系統治理,堅決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堅持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加強生態保護統一監管,強化自然保護地和生態保護紅線監督管理,建立健全“綠盾”自然保護地強化監督常態化工作機制,依法查處生態破壞行為。整合優化各類自然保護地,健全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推進重點生態區域保護修復。加強流域生態聯動保護,實施南四湖、東平湖綜合治理和黃河三角洲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建設黃河口國家公園。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健全完善市場化、多元化生態補償制度,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
四是堅持底線思維,統籌防范生態環境風險。牢固樹立環境風險防控底線思維,完善環境風險常態化管理體系,強化重點領域環境風險管控,加強新污染物治理,健全環境應急體系。提升危險廢物環境監管能力,強化危險廢物全過程環境監管,完善醫療廢物城鄉一體化處置。以“一廢一庫一品”(危險廢物、尾礦庫、危險化學品)等高風險領域為重點,深入開展環境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加強涉危涉重企業、化工園區、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及重點流域環境風險調查評估,實施分類分級風險管控。嚴格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健全提升防范化解突發生態環境事件能力。建立完善生態環境風險防范機制和“天地一體化”的生態環境監測體系。
五是堅持改革創新,加快構建現代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完善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制,全面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著力構建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健全完善省市縣三級生態環境委員會工作機制,落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強化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考核。完善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和綜合執法機制,構建以排污許可制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監管制度體系。完善綠色技術體系、財稅體系和金融體系。健全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機制。積極創建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和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
今天我就介紹到這里,謝謝大家!
省委宣傳部新聞二處副處長宋德印:
現在回答記者提問,提問前請先通報所在新聞機構名稱。
中國新聞社記者:
關于要實施新一輪“四減四增”行動計劃,請問有什么具體打算?
廳黨組成員、副廳長侯翠榮:
“四減四增”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源頭控制污染提出的重要要求。主要內容包括:調整產業結構,減少過剩和落后產業,增加新的增長動能;調整能源結構,減少煤炭消費,增加清潔能源使用;調整運輸結構,減少公路運輸量,增加鐵路運輸量;調整農業投入結構,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增加有機肥使用量。
省委省政府高規格推動,召開全省動員大會并印發實施 “四減四增”行動方案。山東是全國唯一專門制定“四減四增”行動方案的省份。抓好“四個結構”的優化調整,就抓住了污染治理的“牛鼻子”。據測算,通過“四減四增”,全省SO2、NOX減排幅度達15%左右。對PM2.5濃度改善的貢獻率達30%;在剩余的70%占比中,工業源占比約35%,揚塵綜合治理占比約20%,氣象因素和2020年疫情合計占比約15%。
“四減四增”是空氣質量改善的治本之策。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今年山東將啟動新一輪“四減四增”三年行動計劃,在產業結構、能源結構、運輸結構和農業投入結構上下苦功、出真招、見實效。
一是調整產業結構上,抓源頭、控過程、強治理。加快推進鋼鐵、地煉、焦化、火電、水泥、輪胎、汽車等行業產能淘汰或整合,同時嚴控新增產能;推進溶劑型工業涂料、油墨和膠粘劑的VOCs源頭替代;持續推進焦化、水泥、玻璃、陶瓷等行業深度治理,強化VOCs深度治理,推動石化、化工、工業涂裝、包裝印刷等涉VOCs重點行業提標改造。
二是調整能源結構上,減存量、優增量。減存量,就是持續壓減煤炭消費總量,完成國家下達的煤炭壓減任務;今年10月底前,全省非傳輸通道城市35蒸噸/小時以下燃煤鍋爐要全部淘汰。優增量,就是發展清潔能源。對使用煤、石油焦、渣油、重油等燃料的工業爐窯推進清潔能源替代。在非傳輸通道城市開展清潔取暖改造,嚴防散煤復燒。
三是調整運輸結構上,優化比例,淘汰落后。充分挖掘“公轉鐵”“公轉水”等方面的潛力,大幅提升鐵路和水運貨運周轉量,其中,2021年至少提高3個百分點。2021年,提早完成剩余的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的中重型營運柴油貨車淘汰任務,逐步淘汰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非營運柴油貨車。
四是調整農業投入結構上,抓好減量、增效。推廣農藥、化肥減量增效新技術,著力降低化肥、農藥使用量,開發推廣高效實用的有機肥和生物農藥,嚴格控制畜禽養殖氨排放。
中國環境報記者:
請問我省在構建完善“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方面有哪些重點工作?
廳黨組成員、副廳長侯翠榮:
“三線一單”編制是在全省一張底圖上,將行政區域劃分若干環境管控單元,在環境管控單元中確定“三線”(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提出差異化的空間布局約束、污染物排放管控、環境風險防控、資源利用效率要求,形成“一單”(生態環境準入清單)。按照生態環境部部署,我省于2018年底啟動“三線一單”編制工作,形成了“三線一單”技術成果。2020年12月,經省委常委會和省政府常務會議研究通過,省政府印發了《關于實施“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意見》,共劃分2358個陸域和428個海域環境管控單元,按照優先保護、重點管控和一般管控三類實施分類管控,構建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格局。同時,在陸域建立了1個省級清單、3個經濟圈區域清單、16個市級清單、2358個環境管控單元清單等四種不同尺度的生態環境準入清單,確定差異化的管控要求。
“三線一單”成果劃定,為我省各級各部門提供了系統的、科學的生態環境空間管控規則,為我省經濟的高質量發展、生態環境的高水平保護劃好了框子、定好了規矩,“十四五”期間將進一步發揮效力,重點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服務于經濟高質量發展。將“三線一單”作為綜合決策的前提條件,在地方立法、政策制定、規劃編制、執法監管的過程中,加強相符性、協調性分析,不變通突破、降低標準。在區域資源開發、產業布局和結構調整、城鎮建設、重大項目選址和審批時,將“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要求作為重要依據。
二是強化在環境管理中的應用。加強“三線一單”與環評、排污許可、環境執法等工作的銜接,發揮分區管控的源頭預防引領作用,將管控要求貫穿規劃環評、項目環評、排污許可和事中事后監管全過程。同時強化在生態、水、大氣、土壤等要素環境管理中的應用,以“三線一單”確定的分區域、分階段環境質量底線目標為基本要求,制定環境保護規劃和環境質量達標方案,逐步實現區域生態環境質量目標。
三是推動生態環境數字化監管。建立全省統一的“三線一單”數據應用平臺,加強與環評審批、環境監測、環境執法等環境管理平臺和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等部門業務平臺對接,實現“三線一單”成果信息化應用。只要打開應用平臺,就可以輕松預判項目選址環境風險,明確資源環境利用效率、污染物排放以及環境風險防控等要求,減少政府和企業早期決策風險,提高審批效率。
四是實施評估更新和動態調整。原則上每5年組織開展“三線一單”實施情況評估和更新。對法律、法規以及重大發展戰略、重大規劃、生態保護紅線、河湖岸線等發生變化的,及時調整更新“三線一單”內容,確保分區管控的科學性、精準性。
大眾日報記者:
下一步在推進海洋強省建設方面,生態環境部門有哪些重點任務?
海洋生態環境處處長劉培學:
保護海洋生態,建設綠色可持續的海洋生態環境,既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我省“經略海洋”重要指示精神的必然要求,也是促進全省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前提和保障。近年來,我省圍繞“打贏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主線,全面推行灣長制,堅持污染減排和生態擴容并重,深入開展“入海河流消劣”和“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兩大行動,扎實推進海岸帶生態保護修復和海洋生物資源養護。經過不懈努力,2020年全省38條省控以上入海河流全部消除劣Ⅴ類水體,入海排污口排查和監測溯源取得積極進展,全省海洋生態環境質量顯著改善,近岸海域水質優良比例達到91.5%。
“十四五”期間,我們將認真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入打好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推動全省近岸海域水質優良率鞏固改善,為海洋強省建設和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良好生態環境保障。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以氮磷指標為重點,推進入海河流綜合整治,持續改善入海河流水質,最大限度削減污染物,全力消除劣V類水體。二是堅持標本兼治、系統推進、務求實效的原則,開展全海域入海排污口整治專項行動,分類整治入海排污口,樹立標志牌,實行規范化管理,主動接受公眾監督。三是以“美麗海灣”創建為抓手,指導沿海各市編制“一灣一策”污染治理方案,統籌推進海灣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加快建設“水清、灘凈、岸綠、灣美”的美麗海灣。四是充分利用無人機、衛片解譯等科技手段,開展“凈灘專項行動”,深入排查整治海洋垃圾污染、污水直排入海、港口碼頭污染、船舶修造污染等群眾反映強烈、社會關注度高、嚴重影響近岸海域水質狀況的突出海洋生態環境問題。五是進一步強化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密切與山東海警局、山東省海洋與漁業監督監察總隊等執法機構的協作配合,開展碧海專項執法行動,對污染損害海洋生態環境的違法行為堅持“零容忍”,切實維護海洋生態環境安全。六是堅持獎優罰劣,積極落實海洋生態補償政策,對保護海洋生態環境成效明顯的市進行補償,對海洋生態環境保護不力的市進行處罰,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導向作用,調動沿海各地保護海洋、治理海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七是堅持“管用、好用、解決問題”的原則,科學編制“十四五”時期海洋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科學謀劃今后較長一個時期的全省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監管工作重點,加強規劃引領,推進全省海洋生態環境質量鞏固改善、穩中向好,加快建設綠色可持續的海洋生態環境。
齊魯晚報記者:
請問我省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成效如何?省生態環境廳在“十四五”圍繞鄉村生態振興有什么打算?
土壤生態環境處處長莊榮盛: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打好污染攻堅戰的統一部署,省委、省政府制定了“1+1+8”污染攻堅戰系列方案,《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是“8”其中之一。通過三年攻堅,22項重點任務如期完成。省生態環境廳堅決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主動作為,取得積極進展。在“藍天”方面,一是7個傳輸通道城市408.57萬戶基本實現清潔取暖,全省完成清潔取暖改造510.14萬戶,超額完成任務;二是利用衛星遙感科技手段監控秸稈禁燒,秸稈焚燒火點數量和面積大幅下降,有力配合了藍天保衛戰。在“碧水”方面,一是全省完成701個“千噸萬人”農村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和2325個省扶貧工作重點村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范圍)劃定工作;二是農村生活污水治理36372個行政村,超額完成30%的年度目標;三是全面排查農村黑臭水體1398個。在“凈土”方面,一是完成全省耕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劃分,全面采取了安全利用措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9.8%,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實現100%,超額完成考核目標;二是與2015年相比,全省化肥、農藥使用量分別下降14.7%、20.5%,超額完成了下降8%和10%的目標任務。2020年8月,栗戰書委員長到山東開展土壤污染防治法執法檢查時,對山東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在“美居”方面,全省新增完成13415個行政村的環境整治任務,超額完成年度目標(109.96%)。我省榮獲國務院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激勵獎勵。
2018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山東代表團審議時提出,“要堅持綠色發展,打造農民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讓良好生態成為鄉村振興的支撐點,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這既是總書記對我省的囑托,也是我們工作的遵循。2月18日,省委、省政府召開的全省2021年工作動員大會提出,未來五年著力實現“七個走在前列”“九個強省突破”,將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確立為“十四五”主要工作目標。“十四五”期間,我們將在天更藍、水更碧、土更凈、地更綠、居更美上持續發力,在鄉村生態振興方面重點做好8項工作。一是加快推進農村地區清潔取暖工作,推行氣代煤、電代煤、熱代煤等方式,確保2023年全省16市平原地區完成生活和冬季取暖散煤替代;二是持續加大秸稈禁燒管控力度,在重要時段持續利用衛星遙感手段對農村秸稈、垃圾、荒草實施全面禁燒;三是加強農村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常態化管理,確保農村飲用水安全;四是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2021年完成4000個行政村的生活污水治理,到2025年全省完成55%目標任務(27584個行政村);五是利用3年時間基本消除1398個農村黑臭水體,其中2021年完成500個,2023年全部完成;六是強化污染源頭防控,督促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依法履責,嚴格農用地分類管理;七是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實施化肥、農藥減量增效,加快推進農業生產廢棄物防治與資源化利用;八是持續推進農村環境整治,2021年完成4000個行政村,2025年全省累計完成16685個行政村的目標任務。
山東廣播電視臺記者:
根據《排污許可管理條例》規定,排污單位的責任義務和合法權益主要有哪些?
廳黨組成員、副廳長侯翠榮:
《排污許可管理條例》將于今年3月1日正式實施,為規范排污行為、控制污染物排放,提供了法律依據。
《條例》在排污許可證申請、排污管理環節,強化了排污單位的主體責任和義務。歸納起來就是:排污不能任性!具體來說,在申請環節,排污單位應當主動申請取得排污許可證;在排污管理環節,排污單位要建立內部環境管理制度、環境管理臺賬記錄制度,落實排污許可證執行報告制度,履行自行監測義務、信息真實承諾和披露義務。這些規定,使排污治理的責任回歸企業,改變以往政府包辦式、保姆式管理做法,落實企業的環境治理主體責任。
排污單位要“持證排污、按證排污”。對于無證排污、不按證排污等違法行為,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有權責令改正或者限制生產、停產整治,并處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排污許可證,報經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批準,責令停業、關閉。對排污單位拒不配合監督檢查或者在接受監督檢查時弄虛作假的,依法追究責任。
《條例》對排污單位合法權益的保障,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對排污單位實行分類管理。根據污染物產生量、排放量和對環境的影響程度,分別實行排污許可發證和登記管理兩類。符合登記管理的排污單位通過全國排污許可證管理信息平臺,大概半個小時內就能完成登記,為占大多數的中小微型企業帶來了便利。二是設立排污限期整改通知書制度,避免出現“一刀切”。針對《條例》出臺前沒有達到相關標準的、設施不完善的、未批新建的等,《條例》給出了預留期,要求限期整改,不搞“一刀切”,也體現了對企業的幫扶。三是實施“一證式”管理、一個平臺管理,減少對企業的擾動,減輕了企業負擔。
下一步,我廳將落實《條例》要求,一是將排污許可證執法檢查納入省級及以下生態環境部門執法年度計劃,依據《條例》要求合理確定檢查頻次和檢查方式,督促排污單位按證排污。二是將排污許可制度執行情況納入幫扶指導工作,嚴厲打擊各類排污許可違法行為,及時曝光一批無證排污的典型案例。三是落實環境信用監管要求,將處罰決定納入國家有關信用信息系統,并向社會公開,共同約束,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聯合日報記者:
請問我省在深入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方面,有哪些進展和計劃?
廳黨組成員、副廳長侯翠榮: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建設工作,2020年9月,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山東省貫徹落實〈關于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指導意見〉的若干措施》,提出了8大體系28條措施。
我省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建設初見成效,部門齊抓共管、公眾積極參與的大環保格局逐步形成,群團、社會組織、政府機關等結合工作職責,圍繞生態環境治理,開展了一系列活動。比如,團省委在“鄉鎮街道青年工作委員會”“鄉村好青年活動”“共青團員示范崗”和“青年黨員崗”等活動中增加了生態環境量化指標。省婦聯以“清潔、綠色、健康、文明”為目標,以“美在我家”主題活動為抓手,發動引導廣大農村家庭成員從自身做起,推動綠色理念進家庭。省教育廳面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系統規劃了《環境教育》必修課程,由省級財政免費向學生提供《環境教育》教科書,同時,結合德育課程一體化教育工作的開展,將生態環境教育作為中小學各個學科教學的重要內容進行融合教育。濟南、青島、泰安等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威海市完成國家“無廢城市”建設試點任務。
下一步,我們將重點在三個方面深入推進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建設。在健全領導責任體系方面,重點是完善省市縣三級生態環境委員會工作機制,落實省直有關部門和中央駐魯單位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及《山東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實施辦法》,強化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考核,壓實黨政領導干部生態文明建設責任。在強化企業主體責任方面,重點是深入落實今年3月1日即將施行的《排污許可管理條例》,研究制定行業執法手冊和守法手冊,開展環評與排污許可監管三年行動計劃,全面構建以排污許可制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監管制度體系,推動實現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在構建全民行動體系方面,重點是強化社會監督,鼓勵公眾參與。今年6月1日起,新修訂的《山東省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舉報獎勵暫行規定》開始實施,《規定》進一步拓展了有獎舉報途徑,提高了有獎舉報獎勵金額,增加了精神獎勵等內容。
美好生態環境人人共建、人人共享。“十四五”期間,我們將深入推進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建設,加快形成人人關心環保、人人參與環保、人人監督環保的大環保格局。在此,也感謝各位媒體朋友一直以來對山東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關心、關注和支持,希望各位繼續關注生態環保工作,積極建言獻策,我們將嚴格按照生態環保鐵軍的標準,一以貫之堅持“嚴真細實快”的工作作風,堅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讓山東的山更綠、水更清、天更藍、環境更優美。
省委宣傳部新聞二處副處長宋德印:
記者提問就到這里。大家如有其他需要采訪的內容,請聯系省生態環境保護宣教中心,聯系電話:66226127。
本次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來源:山東環境